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三十八章 三方会谈(1 / 2)

加入书签

“谁赞成?谁反对!”

这声质问从国会的会议大厅传出来,飘荡在夏洛滕堡大街的上空,被风一吹,威严的声音直达至菩提树下大街,它还在继续飘,直至蔓延到柏林城西的大使馆区,震荡了整个世界!

……

胜利大街南侧一角,这里一片绿荫,属于柏林绿化区,间离柏林城西使馆区三条街,不属于使馆辖区。日本大使馆和意大利大使馆没有遵守国际公约,彷佛是为了表示自己与他国的不同,日本和意大利同时把大使馆设立在此处,这样的举动似乎是在告诉其他国家“我们和第三帝国的交情非同一般”,一贯刻板的德意志政府也只是稍微寻问一下,默许了两国的行为。

有人曾经当面寻问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现任外交部长,问他对此有什么意见,伯德里希的回答耐人寻味,他的答案是:自以为是的蠢货。当然,伯德里希没有指名道姓,但是谁都知道他在讽刺哪两个国家。

而此时,第三帝国安全部长海德里希安坐在树荫之下的露天咖啡座,手捧热咖啡眼睛直直看着对面街道的那个小女孩身上,那个女孩身材瘦弱,彷佛被风轻轻一吹就会倒下,尽管如此,她仍是尽力的扶正一个小广告纸牌,广告牌上的标语是“支持元首,爱戴元首,他是日耳曼人的救星”的标语,标语下是总理府刚刚颁布的法令,行人经过时,总是会停下来关注观看,看完握握小女孩的手,或是亲吻小女孩的额头以示感谢。

海德里希的表情很复杂,他一直很不明白基层的日耳曼人在想什么,那些困苦的民众时刻关注新元首发布的每一条法令,每当总理府的行政宣传牌被写上一条新的法令,民众看后总是会欢呼一声,嘴巴里满是对新元首的称颂,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他们的元首增加了民众的一点点社会福利。

海德里希不是一位纯粹的军人,或许应该更加正确的来说,他是一名战士而不是军人。很矛盾吗?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他战斗在情报的第一线,却从未上过血肉战场,他身处的战线比战场更加危险,至少在战场上阵亡不会危及到家人,他则不然,敌人对他的报复可以让他的妻子和三个子女死无葬身之地。

“阁下,他们来了。”说话的人叫丹素,是海德里希的第一副官。

两辆奔驰公司生产的敞蓬车在前面的街口停下,车上同时走下来两个人,他们遥望而来,看见海德里希,人还没到,脸上已经带着笑容,摇手致意。他们是意大利现任元首墨索里尼的特使加莱阿佐-齐亚诺,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浩。

大岛浩不用多做介绍了,我们来关注一下加莱阿佐-齐亚诺这个人。

加莱阿佐-齐亚诺于1903年3月19日生于意大利里窝那的显贵之家。他的父亲科斯坦佐-齐亚诺即卡布里伯爵,是墨索里尼的至交,墨索里尼政府元老,与墨索里尼共同策划‘向罗马进军’的主要成员,后来还被任命为墨索里尼的继承人,担任过多年的交通大臣和意大利众议院议长。老齐亚诺的这种资历和背景使自己的儿子在三方面受益非浅:

一是倚仗权势聚敛起来的巨大财富为儿子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是与墨索里尼的特殊关系为儿子今后的发迹提供了攀援的梯子。

三是长期的从政生涯对儿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加莱阿佐-齐亚诺逐渐养成强烈的政治野心。

加莱阿佐-齐亚诺1925年从罗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即从事新闻工作,同年进入意大利外交部门工作。1930年以前,他先后被派往驻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北平和梵蒂冈等地的使领馆供职。

在华期间,加莱阿佐-齐亚诺有幸结识了墨索里尼的爱女爱达。加莱阿佐-齐亚诺健壮的体格、非凡的谈吐和机敏的幽默感令爱达倾慕,爱达特殊的身份则使加莱阿佐-齐亚诺大喜过望。他们很快坠入情网,并于1930年结为夫妻。这段姻缘使加莱阿佐-齐亚诺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

加莱阿佐-齐亚诺先被任命为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稍后升任驻中国公使馆公使。1934年,加莱阿佐-齐亚诺出任意大利出版局局长。后来改任墨索里尼的新闻办公室主任。1935年,加莱阿佐-齐亚诺被提拔为新闻与宣传大臣。1936年,出任意大利的外交大臣,成为墨索里尼的心腹,不仅负责外交工作,而且还参与党务、内政等方面的重大决策。

1935年6月,加莱阿佐-齐亚诺出任意大利新闻与宣传事务次官不久,即升任新闻与宣传大臣。1936年6月,加莱阿佐-齐亚诺改任外交大臣。上任之后,完成的第一桩大事是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结盟。

1936年10月21日,加莱阿佐-齐亚诺和德意志第三帝国外交部长伯德里希签订一份秘密议定书,宗旨是规定德意志第三帝国和意大利在外交方面的共同政策。柏林——罗马‘轴心’由此形成。

但在内心深处,加莱阿佐-齐亚诺反对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结成军事同盟,认为没有理由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命运生死与共。为此他曾策划拖延同德意志第三帝国缔结军事同盟的要求达一年之久。但是墨索里尼固执己见,坚定认为只有靠上德意志第三帝国这辆顺风车,这样才能使他领导下的意大利从世界大战中获得非凡的利益。加莱阿佐-齐亚诺最后还是于1939年5月22日与里宾特洛甫签订德意《钢铁盟约》。

可以说,加莱阿佐-齐亚诺这个人根本没有固定的政治立场,他所采取的一贯主张是‘依靠强者’利用强者的力量来为意大利进行扩张,也正因如此,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在欧洲战场一直获得胜利的同时,他改变了自己的立场,立即向德意志第三帝国靠拢。在和第三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后,他将这一‘主张’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得到军事援助的第一时间,加莱阿佐-齐亚诺立即怂恿墨索里尼对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展开军事行动。

在加莱阿佐-齐亚诺的怂恿下,意大利于1939年4月入侵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出动了两个师(也就是5万人)进攻阿尔巴尼亚。意大利5万大军在阿尔巴尼亚边境上遭遇阿尔巴尼亚1万5000人的顽强阻击,阿尔巴尼亚的军队只是一个冲锋,意大利5万大军竟是一触即溃……

这一消息传到墨索里尼耳里,墨索里尼愣了,他听到的报告是5万意大利军队在阿尔巴尼亚‘百万大军’包围中顽强作战,但是寡不敌众,不得不暂时进行‘战略性’后撤。

墨索里尼能不发愣吗?他从来都不知道人口只有数百万的阿尔巴尼亚人竟然能武装起‘百万大军’,而且按照加莱阿佐-齐亚诺的说法,阿尔巴尼亚至少有一万辆坦克,数百架战斗机助战,墨索里尼大呼“危险的阿尔巴尼亚人,他们竟是比日耳曼人还强大”,呼声中,墨索里尼调集了数十万军队再次兵临阿尔巴尼亚边境,这一次在墨索里尼的亲自监督下,意大利军人发挥了他们强悍的战斗力,用毒气弹征服了阿尔巴尼亚,意大利的毒气弹攻势威不可挡,意大利军队也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他们缴获物资无数,那是一捆一捆的长矛,一把一把的马刀,当然……,还有那被称呼为‘坦克’的牛车,从山头上拆下来的风车,不过意大利把那叫‘战斗机’,一样有螺旋桨嘛!

加莱阿佐-齐亚诺从阿尔巴尼亚的入侵战争中深深了解意大利的军队战斗力不足,根本无力独自入侵或者抵抗任何一个国家,他来到柏林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观察德意志军队,想从德意志军队这里学习先进战术,或者干脆聘请军事教官训练意大利军队;其二是与德意志各个军工厂达成协议,从德意志这里购买武器生产线。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