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尾大不掉的杨师厚(1 / 2)
杨师厚在上面我们已经有过简单的了解,在朱友贞诛杀朱友硅称帝的时候,他虽然什么都没做,但是起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他有时候不需要出兵,他这个人本身就代表一种威慑力。
而且作为老将,在后梁还是很有名的,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手下掌握着后梁最大的一个藩镇,魏博军镇,身为魏博节度使,也就是所谓的天雄军节度使。统帅魏博六州,兵多将广。
很多史学家再说到杨师厚的时候,都喜欢说他晚节不保,这里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到了杨师厚晚年,大权在握,就成立了一支军队,叫做“银枪效节队”,这支军队的性质和上面我们说过的牙兵或者侍卫亲军都差不多,反正就是他的心腹。
杨师厚本人作为当时后梁非常有名的大将之一,能力能和他相提并论的并不多,而且势力比得上他的根本没有。杨师厚他的一大依仗就是他的“银枪效节队”这一支军队很详细的资料,我们现在是比较难以整理了,但是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在那一段时期,甚至在整个五代都是顶尖的存在。
也就是因为杨师厚驻守在魏博,李存勖虽然一直想要拿下魏博,然后一统河北藩镇的梦想才没有能在短时间内实现。
当时的杨师厚手下兵多将广,偶尔也往北打,骚扰一下王镕和王处直,等到朱友贞登基不久,他联合周边藩镇,发兵攻打王镕,拿下了镇州,算是把大梁的防线往北推移了一点。
所以虽然很多人说杨师厚晚节不保,而且还有人说后来魏博之所以落到了李存勖的手中,完全都是杨师厚搞的那个“银枪效节队”出的问题。
其实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其实当时虽然“银枪效节队”虽然嚣张,但是中央政府也就是朱友贞以及他的智谋集团他们这对整件事处置不当,政策不力。应该是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
详细的情况,我们后面会详细说。这里我们就先认识一下,这个在大梁王朝后期很与威慑力的名臣宿将。
杨师厚颍州斤沟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太和。一开始的时候他跟着李罕之,这个李罕之我们上面也说了,忘了的可以往前翻。
虽然杨师厚这个人比较有能力,但是大家也知道,有时候一个人想出头,只有能力那是不够的,还要有机遇,要有人赏识,有人支持提拔才行。
但是可能这个人不善于钻营奉承之类的,一直没有的得到提拔,据说最高的时候是个类似队长之类的小官。
等到李罕之被朱温打败,投靠了李克用,为了表忠心讨好李克用,杨师厚就挑选了他部下一百个十分强壮勇猛的士兵给李克用。
而很不幸,这里面就有杨师厚,此时按照这个身份,杨师厚就是一个小兵,很难想象不久这个小兵,就成了一州刺史。
杨师厚毕竟是个武人,一句老话说的是“侠以武犯禁”,那时候的军人也差不多,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不他久就在河东犯事了。
那时候杨师厚年轻,四顾一茫然,也不知道去哪,只听说朱温手下好混,而且他也和朱温的军队交过手,觉得那些人都是纯爷们。于是就来投靠朱温了。
朱温看他健壮勇猛,于是就让他做了宣武军押衙。这个所谓的押衙,别看有个衙字,可是和衙门没有一点的关系,押衙也称押牙。在唐末五代以及后面的宋朝都是仪仗侍卫,也算是一种亲兵。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看电视剧大家看过一些大人物出来的时候,前面扛着大旗走在前面的,那个人就可以说是侍卫押衙。
杨师厚刚刚投靠朱温的时候,也就干这个活,后来就在军中熬资历,慢慢的攒够了,就被朱温放了出去做了个曹州刺史。
做了刺史有了实权之后,他就人生就开始走上了快车道,先是在朱温和李茂贞争夺唐昭宗的时候,杨师厚和李茂贞打了好几仗,表现都很好,大败李茂贞。此后青州平卢节度使王师范自诩忠君,为了匡扶王室,他也开始在后面打朱温。
当时朱温主力在关中,于是就让杨师厚率领大军前往东边平叛,在这一场战役中杨师厚表现的也是十分优秀,经过三次决定性的战争,最终把王师范打老实了,投降了朱温。
这一场战役之后,杨师厚的到了朱温的极大推崇,就给他做了诸军行营马步都指挥使,这个职位很恐怖的,也就是说几乎当时所有的军队都要受其指挥。已经完成了从小兵到大元帅的华丽转身。
之后因为朱温想要篡唐称帝,于是又引起了另一位大唐拥趸赵匡凝的讨伐,这一次当仁不让的还是要杨师厚去为朱温分忧。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