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温僖贵妃在线养老躺平(2 / 2)

加入书签

残茶撤去,近日京中的天儿愈发地冷了,这会还有阳光,也不觉感到有几分寒凉。

饭后的困倦如海浪一般一重重地涌上来,敏若倚着凭几阖眼,她的眉眼舒展,一如往日的安然惬意——如非她愿意,任何人都无法从她脸上窥探到半分情绪。

即使是与她朝夕相对日日不离,理所应当地会十分了解她的兰杜。

兰杜取来一张薄毯轻轻为敏若搭在身上,敏若指尖轻轻抚摸薄毯上细腻的纹理,忽然问:“雪霏几时回京?”

“前头捎来的书信说十月里到。”兰杜笑盈盈道:“如今江宁想来正办文会呢,咱们公主一向行事沉稳有度,操持的文会也定然盛大成功。”

雪霏这些年与孙承运游玩在外,见瑞初的次数反而比敏若她们要多些,这回也是为了参加瑞初举办的文会才南下,并敲定了文会后回京,好像康熙、敏若说一说瑞初亲自操办的第一场正式文会是什么样子。

康熙对此满怀期待。

若说敏若不期待,那也是假的。但这会她忽然提起雪霏,其实只是因为想的另一件事不好说出来,便随口扯了这件事来,和兰杜聊两句。

话音落下,见敏若慢吞吞点了点头,却没闭眼,而是支着头靠在凭几上出神,兰杜才隐约察觉到一点不对,仔细想了想近日发生之事。

“平妃娘娘那边……?”她迟疑着道。

敏若摇摇头,也不愿叫她再猜下去,便道:“我是在想蓁蓁那边,也不知如今进展如何了。”

“左右宫里能做的您都已安排到了。”兰杜低声劝道:“还是莫要忧心,平心静气才是正理。”

她与敏若此生的年岁不差多少,只略大了钮祜禄家三格格两岁,而论心理年龄,敏若更是远超过她。

但这些年守在敏若身边,兰杜也不知不觉间被磨成了老妈子性格——没办法,敏若潇洒起来是干脆万事不上心,一个家里总得有两个正经人顶着。

其实兰杜心里也清楚敏若是很靠谱的,或者说这座宫殿、宫外的庄子,定海神针既不是她这个永寿宫大姑姑,也不是兰齐那个庄子大管事,而是一贯懒怠处理世俗事务的敏若。

许多时候,敏若都不必做什么,只要眉目疏懒地坐在那,他们这些人的心里就都安稳极了。

但清楚敏若靠谱,不影响她处处为敏若操心。

譬如此时,其实整个永寿宫养性功夫最好、最能够保证自己时刻心平气和的就是敏若了,兰杜当然清楚这一点,却还是忍不住劝了敏若一句。

就好像养孩子的老母亲,知道身体健康活到二十来岁的孩子自己在家不会让自己饿死,走之前还是不放心要叮嘱两句。

敏若很不要脸的直接接受了兰杜的殷殷关切,然后拢了拢身上的摊子,半推开窗看院子里的花,兰杜放心不下,又灌了个汤婆子塞过去。

敏若指尖仍然轻轻摩挲着毯子上细腻的纹理。

今年舒窈被康熙授职——虽然是个水分颇大、实际更像一个封号的职位,但也算是开了一例先河。

那么成舟那边,也未必没有一争的余地。

现在资本当然是不够的,她弄出来的水泥在时下的眼光来看当然很好,坚固、造价也并不算高昂,可以应用在方方面面,康熙不是没眼光的人,他能看出水泥的重要性。

但一个水泥,并不足以给舒窈捞一个名正言顺的、能让她发挥作用的职位。

还是要等到她有实打实作为的那一天,事情才好办。

和胤礼成婚之后,她的脚便踏进了满清宗室,日后能做出成就来,事情并不难办。

这里面让人头疼的只有一点——治河,偏偏是最不容易看出成果的。

当年靳辅在任,蒙康熙“知遇”之恩,行事不可谓不用心,却因触犯到一部分人地主豪强的利益而被卷入朝堂争端当中,在河道之用心操劳被悉数抹去,披污名被免职,赋闲在家数年。

难道是他河治得不好吗?

康熙后来也肯定了靳辅的才能和作为,但是在“后来”。

治河之事需要的时间成本极大,大到不能让靳辅在被参奏时立刻洗脱污名,自然也容易让成舟被卷入“荒唐无功”、“庸而无实”的言论当中。

哪怕安排最终落定,成舟如愿与胤礼一同奔赴河道,情况其实也并不乐观——至少对成舟这一系而言。

自康熙早年至今,在多年治理之下,黄淮已有大治之象,虽还没有达到康熙早年希望一劳永逸的预期设想,但至少数年之内应该可以安稳无虑。

如今点河督上任,重旨皆在维修工程,而没有大变的打算。

在这种情况下,成舟其实是不占优势的——因为情况并不紧急,看起来也就没有她的用武之地。

但路总是人走出来的。

清前期的治河策略有一大缺陷,就是只治得泄涨,而没有做到彻底追根溯源,从源头上解决。眼下一时之内治河虽见成效,但清中期之后,水患却又卷土重来,再加上河□□朽,治河再次成为后代帝王的心腹大患。

——那也是后来。

如今,无论坐在京中看、还是亲自巡河,对康熙来说,当代的治河结果还是很令他满意的。

有这一前提在,路就难走。

而破局的关键,则在于成舟的真材实料。

治理海口的策略在当下来看其实算得上冒险——哪怕成舟真正提出来的每一条建议其实都走的是稳健路线,哪怕是纸上猜想也没有直接高谈阔论,而是精确地计算所有可行性。

但在如今的朝中,只要与大风气相悖——可能朝中许多人并不是十分了解治河,那么就是基于他们目前认知,只要与时下治河策略相悖的,就是冒险。

何况治水之事,见效之前谁也不知法子究竟好与不好,自来文人相轻,老河臣们也会轻视女子,成舟的路并不好走。

她没有失败的机会,必须亲身体验、缜密构思,然后不管修改调整自己的方案,再用方案去打动康熙。

她要走的路太长,原始资本又太少,所以蓁蓁选择了胤礼,敏若选择了水泥。

只有实打实的成绩在先,她的想法才有被康熙看到、并用心看的机会。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