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1 / 2)
刘三飞和王二章望着张彦瑾严肃的样子,才知道张彦瑾不是在和他们开玩笑。
“大人大人,老汉根本不识字啊,这咋学呢?”王二章愁得脸上的褶子似乎都多了几道。
张彦瑾温和地看着刘三飞和王二章道:“你们放心,请来的先生会一字一句的教你们读,直到教会你们为止。”
说罢,他扭头看着还有些吃惊的王二虎道:“王二虎,你务必要把这件事情落实下来,一个月之后我会来检查。”
王二虎连忙点点头道:“大人,你放心,我肯定会盯着他们每一个人,让他们都背会的。”
吃惊过后,王二虎心中暗惊,他们这个大人大人别看年纪不大,手段却是真老辣,抓人软肋一抓一个准。
这些山沟沟的村民们干活不怕,受苦不怕,因为活了大半辈子,该受的苦也受过了,该干得活也干过了。再者,南阳和信阳加起来几百户人,也没有办法惩戒,毕竟法不责众。
可张彦瑾别出心裁,让这些村民们背法典,对于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民们那简直是要了他们的老命的存在。
最重要的是,张彦瑾还说的是一个月之后检查,也就是说,这些村民一开始在他的监督下,必须每天都和请来的老秀才学着背法典,等到十多天之后,他们背会了,还要时不时的学习,以防止张彦瑾过来检查。
这对于南阳和信阳的人来说,恐怕比刀架在他们脖子上还要让他们痛苦吧?有了这么一次,恐怕他们以后都会知法守法,不会再犯。
如此想来,他们大人大人这一招实在是高!
“二郎,你真是杀人不见血啊!”路上陈溯一想到张彦瑾居然让那些村民们背法典,他笑得肚子都快要疼了:“你是怎么想的,居然想到了让这么一群人背法典,他们可是半大的字都不识一个啊!”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才是张彦瑾行事的风格不是?你从来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出那张牌,也摸不透他。
他伸了个大大懒腰,脸上忽然扬起了一抹笑容道:“我从来没有想过当官竟然是这样的,我以前看我父亲每日都是坐在书房里处理公文,或者是在宫中和其他大臣讨论,没想到当官还可以这样,还要和胡搅蛮缠的民众纠缠。”
“地方官就是这样,上面做决策,下面要落实下去,就没有办法不和民众接触。”张彦瑾漫不经心道:“今天我们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你没有接触,你就永远不知道你遇到的这些老百姓到底是什么样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放在所有老百姓身上也说得通。
此时天已经全黑了,小路上也没有了午时的潮热,略带着热气的夏风徐徐吹来,让人的心也跟着宁静了不少。
张彦瑾望着隐隐在云层后闪现出的一轮弯月,慢慢吁了一口气。
“怎么了?”陈溯看张彦瑾面色有些严肃,也收敛了脸上的嬉笑之色道。
此时路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刚刚事情解决之后,张彦瑾便让剩下的官员们赶紧回家吃饭去了,而黄修均半下午的时候,他就让人送回去了,在其余人走后,他便和陈溯两人慢慢在路上溜达了起来。
“你没有觉得张老三他们今天来得实在蹊跷吗?”张彦瑾回想起自己来的时候,听到刘老三他们喊得口号,越发觉得蹊跷,他神色凝重道:“你觉得官逼民反,为官不仁,欺压百姓,横死当场这些话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们会说得话吗?”
饶是丹阳村的村民们曾经搬离过山区,可他们又能搬到哪里去呢?还不是从这个偏远的山区搬离到另外一个偏远的地方吗?他们能从哪里学到这些专门压制他们这些当官人的大帽子呢?
“就是,一般老百姓看到官兵吓得腿都软了,可是他们今天却一点怕的意思都没有,语气那么嚣张,而且还敢公然扔石头把黄修均给砸晕了过去。”陈溯眉头紧皱道:“二郎,你的意思说丹阳村村民背后有人指点他们这么做?”
张彦瑾不假思索地点点头,面色越发严肃了。这也是为何事情明明解决了,他却还是轻松不起来的原因。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留言送红包哦,24小时内哦,本章留言
第89章
“今天的局面算是稳住了, 可要是想要揪出来背后的人, 恐怕是难。”陈溯神色也凝重了起来。
“你觉得中州闹起来会对谁有利?”张彦瑾忽然道。今天丹阳村来的人很有可能就不是为了要地而要地, 而是故意用话语把南阳和信阳地区的人激怒,来一场械斗。
如此一来, 南阳和信阳这地方就乱了, 茶树园开不起来,就没有办法赚钱,最后背黑锅的就是他张彦瑾。
从今天的情景看, 丹阳村来的人目的似乎也达到了,毕竟当时南阳和信阳两族的人都抄了家伙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居然敢动手扔石头砸黄修均,他怎么看, 这都是过来闹事来了, 为的就是把这里的水搅浑。
水至清无鱼,那么到底是谁想要把水搅浑在其中摸鱼呢?张彦瑾想不明白,陈溯更想不明白。
不管如何,南阳和信阳民众聚众闹事的风波算是平复下去了,张彦瑾面对民众闹事时镇定自若, 还让那些闹事的百姓们背法典的事情也快速穿了出去。
毕竟这还是有史以来, 第一次有人让老百姓们背法典, 这事实在是太新鲜,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在把这件事当笑话讲的时候, 也顺便把张彦瑾的威名也传播了出去。
远在庙堂之上的皇上听闻此事后是哈哈大笑,只觉张彦瑾不按套路出牌实在是有趣,专门在朝堂之上夸奖了张彦瑾教化民众这件事,以至于,大魏朝各地居然掀起了一股教化民众热,让那些老百姓们都觉得苦不堪言。
张彦瑾却无暇顾及这些,因为在安顿好茶树园的事情之后,他就拉着陈溯去了焦作这些地方,开始开辟养蚕园和芝麻基地、花生基地,以及中药材种植园区。
中州地处中原,乃是一代文明的发祥之地,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故而这里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
芝麻和花生就是这里的典型代表,他记得后世这里的花生和芝麻每年远销各地,至于怀药的典型代表,菊花、山药、牛膝、桔梗等药材更不用说。
养蚕则是张彦瑾看到了北征开辟出来的河西走廊和他开辟出来的南洋两条商路,张彦瑾知道这两条商路谁先行一步,谁就能在其中赚大钱。丝绸在古代可是有先例的,一到各地就受到追捧,更有些地方的贵族,以穿上丝绸为高贵。
在规划好各地之后,张彦瑾便开始安排百姓们将这些都种植起来,他已经和刘俊义商量好了,等到今天冬天,恰好南洋风平浪静的时候,就把货物运送到宁州去,由刘俊义运出海外。
至于河西走廊这条商路不像海上需要考虑天气的原因,随时都可以出发。
除过这些,张彦瑾还专门开了生产芝麻酱和花生酱的小厂子,大魏朝还没有人用过芝麻酱和花生酱,可是他吃过这两种酱,很清楚这两种酱料味道之香浓。
他打算等到秋收之后,就把这个厂子运作起来。
在张彦瑾忙碌的同时,黄修均和宇文上恺两人也没有闲着。
黄修均那天着实是受了些暑热,又被石头砸中额头,这才一恍惚晕了过去,好好休息了一天后,他不放心建设进度,立马就赶赴到工地上去了。
宇文上恺在和张彦瑾一起规划好各地的建设之后,便开始让人在各地自内而外建设。
这样一来,洛阳的烧红砖厂和水泥厂生产的砖和水泥竟然有些不够用,在张彦瑾的安排下,烧红砖厂和水泥厂就又添了将近一倍的工人,这才勉强供给各地所需的石砖和水泥。
中州每天天微微泛起鱼肚白,叮叮当当的劳动声便伴随着老百姓们的劳动号子声盘旋在了中州的上空,直到傍晚天微微擦黑才消停。
夏季潮热的天气似乎一点都没有影响大家的上工的热情和干劲,似乎在希望和目标面前,一切都外在的阻碍都是浮云。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