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节(1 / 2)

加入书签

毕竟新区那一块足够大,可供选择的地块很多,只要不是脑子有毛病,基本上都不会几家杠上,这块地皮有人要了,竞价一两次马上就有人放弃,再去挑别的地了。

四百亩的地相当于三十七八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听起来好像不小了,但实际上在建厂房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么一块地,其实并不算宽敞,以至于到后来,姜沁渝的这个药厂一跃成为世界百强后,不得不考虑往新区外围扩大,重新挑选地皮建分厂。

只不过,就如今的姜沁渝来说,这四百亩的地皮,对她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足够她施展了。

药厂地皮拍下来后,接下来就是建厂房以及购置相关的流水线了,这个姜沁渝不懂,自然都交给了鬼老七去干。

她把心思都留在了医药实验室那边,有紫素还有关于ptx的很多公开资料,抑制剂的研制工作如火如荼,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初见成果,从细胞组织进化到用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病体进行临床试药的阶段了。

十月底,姜沁渝的超能复写笔冷却期结束,她再次故技重施,将那本《三山符篆》里面的符纸又复制了不少。

一回生二回熟,这一次她的复制速度快了很多,不但把剩下的那十几张符纸都复制了一份,还额外就她之前用上并且觉得效果还不错的“护身符”“幸运符”以及“真话符”都多复制了几份。

这一次过后,超能复写笔再次陷入沉睡状态,接下来又要冷却一个月,而且只剩下最后一次复写的机会了。

不过这些符纸,对姜沁渝来说还是很宝贵的,她上次把手里剩下的那些符篆都送给乔疯子了,这一次却不会再这么做了,剩下的这些符纸,包括最后一次复写的机会,她都要好好把握。

把这些符篆复写下来后,就将这些仔细地保存下来,因为谁也说不准,哪一天她就能将这些符纸用上了。

至于那本《三山符篆》,她打算最后一次复写完后,就将它送给乔疯子,这玩意儿在超能复写笔失效之后,就再也没什么用了。

姜沁渝也不相信自己还有这样的好运气,能在转盘那边再抽到一次超能复写笔,所以她自己留着这本书肯定是积灰,还不如送给乔疯子,让他拿着这书去跟玄门那边以物易物交换东西去。

这也是看在她从乔疯子手里得了一套极品翡翠的份上,毕竟她之前送的符纸,确实是没花什么本钱,就这么平白得了人家那么贵的首饰,姜沁渝觉得受之有愧,索性到时候再补上一本《三山符篆》,这样也就算是扯平了。

十一月,晚稻终于泛黄了。

姜沁渝在梯田里种植的这一批碧梗米,稻穗又长又粗,每一粒谷子都非常饱满,光是看着就知道涨势喜人,绝对是要大丰收的。

村里那些种植了一辈子水稻的农民,都不瞎,自然看得到姜沁渝这一批新型稻种是个什么情况,有脑子活泛的,已经跑到梯田那边去仔细调研起来了。

然后,明罗村的这些村民们,就惊讶地得到了一个消息。

姜老二家那闺女,种植在梯田里的水稻,居然不是白色的大米,而是纯天然的绿色大米!

因为有村民对这个稻子感兴趣,就在梯田那边抽了一根穗子,把穗子里的稻谷搓开谷壳看了。

搓出来的米粒,跟他们自己种的杂交水稻颜色完全不一样,带着晶莹剔透的绿意,一眼就能看出区别来。

“就是绿米啊,叫什么兰苕米,我家还吃过这个米呢,姜丫头匀给我的,说是从她朋友那个农业基地里拿来的样品,这个大米味道可好着呢,不管是熬粥还是煮白米饭都好吃。”

周婶子对这个很有发言权了,因为当初隔壁姜家就曾经送给她一批这样的绿米,她那个怀孕的儿媳妇害喜吃说什么就吐什么,唯独这个绿米熬粥她媳妇儿能一滴不剩地全喝下去。

那些村民们听了周婶子的话,也都十分好奇,有的甚至不自觉地就咽起了口水,都想知道这米是什么滋味。

“听说这个就是古时候已经失传了的皇室贡品,叫什么碧梗米,是农业基地从一批古墓出土的种子里提取到了那个米的细胞组织,经过好几年的重新培育和研制,才将新品研发出来的。”

“姜老二家的那个丫头在农业基地那边有人,才好不容易弄回来了一批种子,总之这个米很贵就是了。”

村里也有人不信周婶子的吹嘘的,当即就不屑地撇了撇嘴:

“就一个大米而已,能有多好吃?什么失传的皇室贡品,不过就是那些无良商家打的虚假广告而已,搞个噱头炒作,然后把大米价格抬高,这不就是这些商家的目的吗?”

周婶子被这话气得够呛,也懒得再搭理这些人了,一转身就气鼓鼓地回去了。

倒是刘子叔站在一旁没有说话,他比这些村民都要了解姜沁渝,知道这丫头是个很有成算的人,如果这个米不特殊,她绝对不会在几个月前就跟他商议,甚至想要来年号召整个村里人都种植这种大米。

不管怎么样,这些稻子眼看着就要熟了,等到一收成,自然就能见真章。

不过,现在消息已经传出来了,保不齐就有那生出了小心思的,说不定会对姜丫头的这一批稻子做手脚,看样子还得去提醒一下那丫头,不要把这事儿给疏忽了。

姜沁渝还计算着十一月中旬的时候碧梗米收获了,就把村里人都宴请到家里来尝一尝这个碧梗米的味道,结果这才十一月初呢,她这梯田里种植碧梗米的消息就已经走漏出去了。

这样一来,刘子叔提醒她的事儿,就不得不让她引起注意了。

“我知道了,在稻子收割之前,我会找人回村里守着的。”

姜沁渝也怕村里或者其他村有人对她的这些碧梗米动手脚,不说别的,就村里她那个大伯还有彭万里一家,就让姜沁渝心生警惕,这一批碧粳米是示范样本,眼下这关键时刻,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

虽然水库那一带,姜沁渝已经装了很多电子眼,但真要有人从中使坏的话,恐怕等她赶过去,损失也已经造成了,就算追究对方的责任,也是来不及了。

所以一接到村长的电话,就迫不及待地往明罗村赶,姜爸姜妈则被她留在了半山别墅那边。

姜爸倒是想去给她帮忙呢,但姜沁渝哪里用得着?她连连摆手拒绝道:

“不用,你们就留在这儿吧,我回村里也不是自己动手,雇人守着呢,爸这情况也不能干体力活,妈你也一把年纪了,这些地里的活就不用再做了,等稻子收成的时候,我专门请人去收割,都不用我自己操心,就更是用不上你们了。”

姜爸姜妈听到这话,才不再坚持了。

回到村里,原本还在议论姜老大姜老二一家的那些恩怨和八卦,对姜爸不是姜奶奶的儿子一事十分感兴趣的那些村民们,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沉淀,再加上正主都不在村里住了之后,就开始慢慢转移关注力,把重心转移到了今年晚季稻的收割上。

这时候,姜老二家又爆出了新闻,他家大丫头在明罗山水库那边的梯田种植出来的稻子,居然是新型绿米,虽然还不知道这个米到底味道怎么样,但是光看那梯田里的稻穗的长势,就知道这些梯田的产量不低,差不多有他们在水库下边的良田的产量高了。

这在往常绝对是不可能发生的事,种植杂交水稻的时候,梯田水稻的产量一般都只能达到正常良田的七成左右,这还是收成好的时候,要是遇上雨水不丰连续干旱,这些梯田基本上就没什么产量了,连良田产量的三成都难。

这也是为什么,明罗山水库的这些梯田,会比水库下游那些良田的租金便宜这么多,承包价格差不多是连同水库半卖半送的差不多。

但现在,这姜家大丫头种植的新型水稻,居然让这些梯田的产量一下提高了这么多,这能不让明罗村的农民们激动和好奇吗?

连梯田这种贫瘠又缺水的土壤,都能种植出这么高产的水稻作物,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是种植在良田里的话,产量还会更高?

只要想到这个可能性,村里的农民们就坐不住了。

如今新一代的年轻人基本上就没几个会种田的,但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大部分还是留在村里种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这些中年人农忙时节就种田,农闲时候就外出打工,但每年的年收入都不算多,对于粮食的产量自然是看重的。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