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太孙殿下出征二(2 / 2)

加入书签

这当然是朱由栋和万历皇帝意料之中的事情。

“小爷,通政司那边传来消息,说是两位阁老封还了万岁爷的旨意。”

“嗯。”微微一笑后,朱由栋道:“袁先生,那我们就按照原定计划行事?”

“好,在下马上吩咐下去。”

横海卫的军官,除了方山学校里的部分学生,其他大部分都是来自各个军镇和卫所里的将官子弟。

在朱由栋和袁可立的计划里,第一步,是要征得万历的同意,让他出任这场战事名义上的统帅(至于这个名义上的统帅到了前线会不会抢权进而变成实质性的统帅,那是另外的事情)。

第二步,不要万历皇帝发中旨,而是按照普通流程走内阁。看看文官们的反应:还好,反对的声音极多。但不吭声的官员还是有的,这些,以后就是将来可以争取的对象。

第三步,由横海卫的各级军官联络原先出身的各军镇卫所:太孙殿下担任统帅,对我们武人来说好处大大的有啊。这时候文臣们集体反对,你们是不是该站出来声援一下呢?不会被文臣欺负了这么多年,连帮忙上本吼一声的勇气都没有了吧?

所谓中旨,就是指皇帝直接下发,没有内阁副署,也没有给事中认可的旨意。这种旨意在老朱和朱老四在位的时候,具备绝对的、至高的法律效应:皇帝口含天宪,说啥就是啥。

但是到了后期,皇权被文臣们抑制,这样的旨意就慢慢的被大家约定俗成,属于无效圣旨了。

当然,这种无效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说皇帝要给你发奖金,这种中旨就是可以的,大家也认。但是要给你任命官职,要赈济灾民啥的,这种中旨大家就不认。而中旨旨意里提到的文臣们也不敢接招:那是要被弹劾致死的。

但是,朱由栋不是文臣,他是皇孙,是可以接中旨的。文臣们还拿他没有办法。

可是为什么朱由栋不要这么走非要绕个大圈呢?

当然是要借此机会了解一下,现在的武将们,还有多少比较有血性,愿意在这个时候公开表明立场向皇室靠拢。

1611年10月,现任辽东总兵杜松第一个上本,说我辽东听闻皇上准备派出皇太孙出征后,数百万辽东军民无一不欢欣鼓舞,百姓踊跃从军,士兵人人感奋,将官个个主动请战。臣多谢皇上如此体恤将士,多谢太孙殿下不辞辛劳前来辽东坐镇。

紧接着,辽东镇内其他高级将领如李如柏、马林,蓟镇总兵王国栋,大同总兵麻贵以及宣府、延绥、太原、榆林、宁夏等其他九边重镇总兵,还有南方的四川、福建等地总兵,纷纷上本。言下之意便是,听闻太孙要出镇辽东,代表皇室征伐建州。臣等以下,所有将士莫不感奋!

总之就是一句话:现在消息传开了,大家都打了鸡血。要是你们这些文官们非要这样乱搞,搞得太孙殿下来不了,这士气一下子掉了下去,我们可不负责任啊。

朱由栋对这样的局面非常满意:大明这会儿的武人,其一,还算有血气,有血气,自然就敢把以前的怨气给发泄出来。其二,还算是比较团结,而只要能团结,那这一仗就有的打!

而武人们这样的集体上本,着实是让享受了九十余年安逸的文官们措手不及的。在金陵日报的舆论引导下,部分文臣也开始反省:我们以前是不是对武人太过分了?

当然,这种反省是极为有限的。不过能够让文臣们心生忌惮,这就已经足够了。

而这个时候反应过来了的叶向高和李三才赶紧开始灭火:你们这些家伙不要闹了。你们才闹了这么一下,武将们都有联合成一体的倾向了。要是再这么闹下去,惹恼了皇帝,到时候直接一道中旨,你们还是拦不住。非但如此,这武将们集体闹事的时间越长,将来这些家伙作为一个整体,其集体意识的觉醒就越快!

所以,这一次就认了吧。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才这么几年啊,殿下已经成长到我们完全无法控制的地步了。

1611年11月初,万历皇帝再次下旨要求内阁议定皇太孙此次出征的头衔。经过反复磋商和各种妥协后,13日,经过内阁两位阁老副署的圣旨终于下发:

诏曰:东虏建酋,本我属夷。酋首努尔哈赤者,吾皇怜其孤弱,遂许以建州统领之位。数十载来,建酋承仰鼻息,苟延残喘至今者,若非吾皇仁德,当已身死族灭矣。岂知世间竟有如此狼心狗肺、靦颜人世之徒。伪作忠顺,阴蓄实力,一朝暴起,害我官军,灭我藩属,如此厚颜无耻,大逆不道之建酋,必当灭之而后快。今拜皇太孙朱由栋为征虏大将军,赐金令箭、尚方宝剑。拜杨镐为辽东经略,赐银令箭、尚方宝剑。统领四十万大军,迅疾出关,灭此跳梁者而朝食!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